能源和石油問題,關系到世界,也關系到中國的可持續發展。當今世界的資源,尤其是能源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,也是涉及到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外交各種博弈的核心課題之一。本課程介紹了現階段的能源危機,以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波動現象;同時也提出了我國的石油形式和未來石油的發展對策,并對未來的能源作出了一些暢想。
胡文瑄,男,南京大學教授。研究工作涉及沉積學、礦床學、石油地質學、地球化學和物理化學等多個學科和領域。在研究生期間,以沉積作用和沉積礦床為研究方向;在博士后期間,以長江中下游沉積改造型硫化物礦床為研究課題。留校后又開展了沙溪斑巖銅礦和湖南、山東等地金礦的研究工作。1994年起涉足流體地質作用研究領域,重點研究流體物理化學性質及其地球化學行為,并以流體作用為主線研究成礦流體特征和油氣成藏機理,涉及到中國東部一些重要銅、金礦床和主要油田的研究工作。先后承擔和參加20多項科研項目研究工作,包括國家基礎研究規劃項目(973)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青年基金、面上基金和重點基金項目以及有關部委和石油公司的項目。現已發表論文60余篇,并于1993年和1997年分別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和二等獎各一次。1982年畢業于山東礦業學院,研究生考入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。1988年獲礦床學博士學位,后入南京大學博士后流動站。1990年出站留南京大學任教至今。其中,1994年曾赴美國加州大學圣迭哥分校進修流體熱力學。